污水中的污染物質測定指標
發布時間:2019-06-18
污水所含的污染物質千差萬別,可用分析和檢測的方法對污水中的污染物質作出定性,定量的檢測以反映污水的水質。國家對水質的分析和檢測制定有許多標準,其指標紛紛為物理、化學、生物三大類。
一、物理性指標
1、溫度
許多工業排出的廢水都有較高的溫度,這些廢水排放水體使水溫升高,引起水體的熱污染。水溫升高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對水資源的利用。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水溫升高而減少。這樣,一方面水中溶解氧減少,另一方面水溫升高加速耗氧反應,最終導致水體缺氧或水質惡化。
2、色度
色度是一種感官性指標,一般純凈的天然水是清澈透明的,即無色的,但帶有金屬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現各種顏色。將有色污水用蒸餾水稀釋后與參比水樣對比,一直稀釋到二水樣色差一樣,此時污水的稀釋倍數即為其色度。
3、嗅和味
嗅和味同色度一樣也是感官性指標,可定性反映某種污染物的多寡。天然水是無臭無味的。當水體收到污染后會產生一樣的氣味。水的異臭來源于還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,揮發性有機物和氯氣等污染物質。不同鹽分會給水帶來不同的異味。如氯化鈉帶咸味,硫酸鎂帶苦味,鐵鹽帶澀味,硫酸鈣略帶甜味等。
4、固體物質
水中所有殘渣的綜合成為總固體(TS),總固體包括溶解物質(DS)和懸浮固體物質(SS)。水樣經過濾后,濾液蒸干所得的固體即為溶解性固體(DS),濾渣脫水烘干后即時懸浮固體(SS)。固體殘渣和根據揮發性能可分為揮發性固體
(VS)和固定性固體(FS),將固體在600℃的溫度下灼燒,揮發掉的量即是揮發性固體,灼燒殘渣則是固定性固體。溶解性固體表示鹽類的含量,懸浮固體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態物質的量,揮發性固體反應固體的有機成分量。
水體含鹽量多將影響生物細胞的滲透壓和生物的正常生長。懸浮固體將可能造成水道淤塞。揮發性固體是水體有機污染的重要來源。